优惠力度太大忍不住狂下单?最大配资平台
近日
浙江的时先生(化名)
因为热衷于参加各大外卖平台的活动
每天都在“0元购”各个品牌的奶茶
平均一天要喝上四五杯
图片来源于社交媒体截图
结果喝成了“三高”和痛风
也把自己喝了进了医院
展开剩余86%图片来源于社交媒体平台
常喝奶茶从里到外伤全身
常喝奶茶,不但会损害心、脑、胃、骨骼等体内脏器,还会摧残容颜、加速衰老,可谓是从里到外伤全身!
版权图片
1
奶茶不一定是真奶
有些商家为了扩大利润、控制成本,很少会用真正的鲜奶去制作奶茶,多半都是由奶精冲泡而成的。
1. 影响心血管健康。奶茶中的植脂末,也是我们俗称的“奶精”,它在生产过程中会产生反式脂肪酸,长期摄入会增加患心血管疾病的风险。
2. 损害脑神经。影响正常记忆力,年龄增大后容易增大老年痴呆的可能。
3. 影响身体发育。特别是对青少年来说,危害较大。
2
含糖量实在高
版权图片
一项针对14款宣称“无糖”网红奶茶总糖分等成分检验的结果显示:这14款奶茶均检出糖分,以500g/杯计,每杯奶茶的总糖含量范围为4.45~24.5g,平均每杯含量达到14.8g。
1. 糖尿病。过多的糖分在身体内无法代谢,体内血糖慢慢升高,如果长期大量喝含糖过高的饮品,急性糖尿病也很容易找上门。
2. 加速衰老。吃糖太多会抢走人体的胶原蛋白,使得皮肤弹性变差,甚至出现皱纹和斑点。
3. 体重过重。糖分堆积在体内,没有办法有效代谢,慢慢堆积,加速肥胖的步伐。一旦出现过度肥胖,高血压、高血糖、高血脂等疾病都容易诱发。
4. 引发龋齿。食物中的糖,特别是蔗糖在一定的时间后,经过口腔内细菌的分解、发酵就会产生酸,酸又使牙齿内的矿物质溶解,从而进展为酸蚀症或龋齿。长期喝奶茶还会导致牙齿变色,牙菌斑会吸附奶茶中的色素,久而久之令牙齿变黄变黑。
3
咖啡因含量大
身体摄入过多的咖啡因,也会对健康造成影响。
1. 失眠。奶茶里的咖啡因会导致神经兴奋,容易出现失眠、焦虑等症状。
版权图片
2. 诱发胃部疾病。奶茶进入肠胃消化,大量的咖啡因会刺激肠胃,导致胃溃疡等疾病。
3. 易骨质疏松。大量的咖啡因进入体内后,还可能造成骨质流失,严重的情况下还可能出现骨质疏松。
为了自己的健康
尽量远离奶茶!
为了健康,当然是不建议大家喝奶茶。但是道理都懂,就是控制不了自己,对奶茶没有抵抗力。
如果偶尔喝一奶茶,怎样能减轻奶茶带来的伤害呢?
版权图片
1. 适量饮用
严格控制奶茶的摄入量,避免将其作为日常饮品大量饮用,建议可以用白开水、淡茶水,或是自制的蜂蜜柠檬水代替奶茶作为日常饮品的主要选择。想摄入甜食时,也可以选择摄入新鲜的水果代替奶茶、碳酸饮料等富含精制单、双糖的饮品。
2. 选真奶做的
版权图片
如果是现制奶茶,可以观察下店家是不是用鲜奶做的,有的会写“真鲜奶、无奶精、无植物奶油”,大品牌的相对比较放心,最好不要加奶盖;如果是速溶奶茶或预包装的液体奶茶,那就看看配料表,选第一位是真奶的,尽量不选奶精、植脂末的。
3. 小料要选对
小料不要选波霸、椰纤果等加工食物,可以选择水果块、燕麦、龟苓膏、烧仙草等小料。
4. 选无糖或少糖的
《中国居民膳食指南》建议每人每天添加糖摄入不超过50g,最好控制在25g以下,而饮用一杯300ml含糖量达25%的奶茶就相当于摄入75g的糖了。虽然市售无糖奶茶也存在有糖的可能,但毕竟还是比全糖奶茶低很多。
5. 喝奶茶后少吃饭
奶茶碳水化合物和脂肪含量都不低,喝了奶茶当天就少吃两口主食、减少烹调油用量。
6. 喝完记得多运动
版权图片
一杯奶茶的热量至少要运动1小时去消耗,建议增加快走、慢跑、打球、游泳等运动,平衡热量,预防长胖。
7. 尽快饮用
奶茶尽量要现做现喝,从制作到饮用不超过2个小时,不要把奶茶等现制饮料存放在冰箱内隔夜饮用。若饮料口感、外观等有异常时,应立刻停止饮用。
8. 及时漱口、刷牙
在酸甜性饮食之后,需要喝点清水漱口,可以有效改善口内的酸性环境。
来源:江西卫生健康综合健康时报、科普中国、新华网、南昌疾控、民生大参考整理最大配资平台
发布于:北京市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,不代表股票线上配资平台_线上配资网_在线股票配资网观点